让读渗透于儿童诗之中 ——《两只鸟蛋》教学反思
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陈婉 《两只鸟蛋》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诗歌语言优美流畅,讲的是一个小男孩从树杈上取下两只鸟蛋后通过妈妈的教育把鸟蛋送还的故事。为了上好这堂课,从教学设计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的扩展,在上这节课时,我注重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有机整合。为实现教学目标,我精心设计语文知识与朗读相结合,亲身体验与感悟相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充分利用实物教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这首儿童叙事诗中,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取下两只鸟蛋到送还鸟蛋的事。在这首小诗里,我们能看到孩子在母亲的启发下,幼小的心灵里萌生出对生命的珍爱,对小鸟的关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当孩子“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时,孩子看到了小鸟的明天,我们看到了人类的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还看到了什么呢?这就是一种人文思想的教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用多种方法识字。用偏旁带字的方式识字,如《两只鸟蛋》中的捧、抬、投,这一组字都表示手的动作,可让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识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好动的天性,同时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课堂。用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字,如冷--凉。由此可以看出带“冫”旁的字都与寒冷、冰凉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形声字的构字规律。结合课文通过组词识字,如蛋(鸟蛋)、轻(轻声)、仿(仿佛)。 课一开始,我就播放《百鸟朝凤》的音乐,用音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出示鸟蛋,让学生观察。同学们看到鸟蛋很兴奋,再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到学习第一节时读到“小小的鸟蛋凉凉的”还以实物让学生们感受自己拿着鸟蛋是否感觉到了鸟蛋凉凉的。通过实物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整合课程资源,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在反复的读中感悟出来的。在学生读的形式上采用自由读、范读、比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通过读,使孩子把书读得准确,通顺,流利,到读出感情。如“小小的,凉凉的,真如玩,焦急不安,小心地”等词语也通过孩子们的自读自悟做到抑扬顿挫。
2016年3月
(责任编辑: ) |
- 上一页:Unit4 In the park教学反思
- 下一页:《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