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在稳定中求进步——四月反思

时间:2019-04-16 作者: 点击: 698 次

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张瑞
 
       三月二十一日,学校请来了乔健主任对我校的黄月老师和徐雅娴老师进行听评课指导。
       徐雅娴老师执教的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学期《海底世界》。这节课是一篇科普小文,文章生动有趣,是认识自然的好题材。徐老师在讲述的过程中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字词复习导入、逐段分析、总结文章结构、小练笔和拓展训练这几个部分。徐老师讲授的方式和流程也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教学方式。整个课堂虽然缺乏生动性,但是给人的感觉还是非常的流畅和稳健的。黄月老师执教的是《燕子》,也是以复习词语导入,但是在生字指导的时候加入了“字源识字”的方法,我觉得值得借鉴,学生们通过“音形义”三个方面去识字更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理解和印象。另外,黄老师在课前准备了有作业纸,生字书写后对改的时候,还有自评的环节;是否能够“规范、端正、整洁”三个维度给自己评分。这督促学生不仅要写对,还要注意美观。
       听了这两节师范课后,我感触颇多,“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边听课边想,如果是我来上这两节课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呈现呢?人们审视自己,往往就会忽视自己的问题,但是审视别人总能发现各种各样的毛病。借此契机,审视自我,这或许就是我们不断听课讲课的目的所在。
       乔健主任直言,黄月老师执教的《燕子》一文是一篇老文章,面对老文章我们应该用新眼光去设计这节课,就不能再是“教书匠”的模式去处理。统编三下的《燕子》属于第一单元中大自然的主题范畴。第一单元的教学上三个要素是:读文章去想画面,体会优美语句以及把学到的东西能运用到习作并清楚地表达出来。这一讲就很清楚了。乔健主任还提到课堂不能面面俱到,要有舍才能有得,课堂也是生成的,是和学生交流中生成的,我们教师总是喜欢牵着学生走,不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
       联系我前一段时间去北京培训学习,四名特级教师上了四节语文课。“把学生当主体”,“教师要起到指导作用”,“课上,老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些经验之谈我几乎听了不下百遍,可是为什么没有对我真正起到作用,运用在我课堂当中呢?培训听课的时候我才明白,不是我不理解,也不是我不努力去实践,是因为教龄不同所理解的知识程度也不同。比如,一年级的学生对于“你要好好学习”和成年后理解的“你要好好学习”体悟的深刻程度不一样。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体悟到,原来上课上到一定的境界就是返璞归真,真的让学生学到点什么东西才行,所谓“一课一得”便是如此之道理。
       黄月老师这节课用了很多的环节和方式去实施教学目标,但是明显感觉到有些环节处理得比较生硬,因此,舍弃不必要的,留下该留下的考验的就是教师的教育智慧。乔健主任指出这节课应该把第一段“燕子的外形”当作重点讲。教学生分析语言,如何去抓住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来理解句子的含义。另外,让学生根据作家的描写来仿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生如果能把这个学会,那么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就结束了。你看,这样说是不是觉得教师的话少了,学生也不会整堂课处在云里雾里的状态之下了。
       无数的教育家们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的语文研究上,所以语文教学是一个工程,是一个艰巨的人文工程。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们都处在学徒阶段,只能多向专家型教师学习,多总结经验,多思考和实践,慢慢让自己有所感、有所悟,在稳定中求进步,最后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上有所得。
 
2019年4月15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