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绘画游戏》教学反思

时间:2016-06-04 作者: 点击: 728 次

《绘画游戏》教学反思  --评价任务设计与实施
                         
                                                                                                        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高俊苏
        一、评价任务的设计
《绘画游戏》是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四册中的第四课,属于“造型·表现” 领域的内容。根据新课程标准在本学习领域低年级阶段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理解,本课应强调感受、体验和游戏性,看、画、做、玩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线的变化,根据线随意变化产生的形状进行想象设计,添画上各种具象或抽象的形象。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学习美术的乐趣,尝试新的绘画方法。在学生方面,作为二年级的学生仍然对游戏抱有极大的兴趣,而且也懂得游戏的规则感。其次,线条无论在美术学习中,还是生活中,孩子们既常见也常用,加之我们对于一年级下册的《我们身边的线条》和二年级上册的《会变的线条》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线条这种媒介也更加熟悉并易于把握。然后我们每学期都会上一节艺术大师欣赏课,帮助孩子对于绘画作品的正确理解,也更大成多的拓展了孩子的想象能力。最后,本课灵活性较强,学生在画面分割时需要教师多引导、多辅导,帮助学生恰当的对画面进行分割。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教学目标设为三个:
1、通过观察、欣赏、表现等方法,学会利用基本的线条随意形成的图形,想象添加形象,完成一幅有趣的画,以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通过学生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配合课堂学习记录卡,发展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 
3、体验用线条自由表现的快乐,感受创作乐趣。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根据本节课教学目标我将评价任务设定为为以下三个:
1、通过线条的舞动,让学生感受画面分割;通过借形联想和趣味添画,使学生能够通过想象、添画的方法使画面更有趣,并拓展想象空间。
2、以游戏的方式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通过课堂学习记录卡帮助孩子积极参与课堂,并做到自学、自测,从而促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3、 能够积极的参与课堂,自由的表现画面。
       二、评价任务的实施
       结合教学目标以及评价任务的设定,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活动来完成评价任务的实施。
1、“我来说,你来画”游戏。把老师说出的线条画在课堂学习记录卡。通过一个简单的游戏,温习以前学过的各种线条,并为本节课评价任务一的做好铺垫。
2、“线条动起来”游戏。通过教师线条舞动的示范,以及三幅分割画面的分析、讨论,感受不同的画面分割,从而合理地组织线条。
3、“借形联想和趣味添加”游戏。通过这不同图形的联想以及作品欣赏,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对比,借助想象、添加等方法,丰富画面。通过以上两点完成评价任务一。
4、整节课以“游戏”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由的创作,感受绘画带来的不同体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促进评价任务二、三的完成。
5、本节课根据课堂需要以及对学生学情的分析,本着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记忆、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了一份课堂学习记录,从而有效地完成评价任务三。
      通过本节课对于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我觉得要上好一节课不但要深入研究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来设计,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同时,教师应具备随时调控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使教学更加灵活而有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设计中,我要不断改变教学手段,努力的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潜能,关注学生的新发现、新思路,抓住他们的思维火花,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2016年3月27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