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申佳佳
作为老师,要关注板书设计,板书体现一个老师的基本功,展示老师对课本内容的解读水平。根据我自己的实际情况,我这六年来,只教过小学一、二、三年级。这是第三次带一年级的孩子,第二次教部编本一年级的课本。我感觉自己对教材的解读更多的是来自于教师用书、优秀的教案、我的教学经验和我对自己班孩子的了解。随着时间的增加,我的认识程度也不断加深。例如小学一年级《我是中国人》,第一年接触教材时,这一课我把重心都放在检测孩子们是否认识这几个字上了,而今年再带一年级,我把重心放在激发孩子爱国之情,帮助孩子进行身份认同,让孩子从宏观上了解我们的祖国。许老师在评课的时候,讲到穷人不穷,一是因为精神世界的充实,二是因为人多力量大,虽然现在穷以后会富裕。小时候,我也学过这篇课文,故事内容也很清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第二点的切入点。所以,当听到这样解读的时候我的内心还是受到触动,有很多老师把落脚点放在了情感教育上,根据实际的课堂生成我们又思考了多少呢?许老师说是因为孩子没有得到充分的想象,老师牵着孩子在走。所以学生回答的都是老师想要的,没有新的想法,也没有课堂生成。作为一线老师,我也是备好课,按照自己设计的教案上课,似乎学生也是按照老师预想地进行。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上是无法进行课堂生成的,教师和学生也很难碰撞出火花。除了教师对于课本的解读能力欠缺,我想我可能还缺少从内心信任孩子有能力达到某种水平的信念以及自己敢于挑战课堂中变化的勇气。以后教学中,自己要先信任孩子,先扶后放,教会方法,学会闭嘴。
有人说,写不好字的老师一定上不好课,足见基本功的重要性。作为我自己,最想快速提高的是自己的三笔字。我每天要坚持练习自己的钢笔字,粉笔字争取通过一年时间使自己的书写做到美观。作为语文老师,朗读也是最基本的内容,我也会在这方面下功夫,多听多练,使自己能够向模范靠近。
老师,这一份职业让我感觉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担子。每当看到一年级的小豆丁我就想到稚嫩、淘气、向上......所有美好的词语我都愿意用在我的孩子们身上。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无限可能,也憧憬着他们美好的未来。作为他们的老师,我努力将自己变得更好,与他们一起成长。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