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朱贺
最美的四月,花开与时光同行。回首四月的教学,它是紧张而又富有思考的。面对着花儿吐艳的人间四月,我和学生与美并肩,共同进步,共同学习,共同成长。通过教学,我有了一些新的感悟。 在参加学校举办的公开课展示比赛活动中,我选择了五年级下册《编花篮》,这是一首内容丰富,授课面很广,具有河南特色的民歌作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参考了河南省优质课、郑州市优质课的实录视频,以及我校老师“学在郑州”的实录视频,我在观课学习的同时,引发了我对这节课的思考。 三位老师的授课内容不尽相同,比如省课注重人文内容的讲解,串联起课程内容和河南当地民俗文化的特点,授课知识面较广;郑州市的课程内容则是偏重课堂的环节,让学生融入其中,参与其中,进行了很多的活动和创编,通过活动和律动加深学生对旋律的感知,从而达到唱歌课的教学目标;而“学在郑州”的课程内容则是侧重于教唱和乐曲分析,让学生在问题和情境中融入聆听,以此引发学生对歌曲的印象,达到唱歌课的教学目标。我通过观摩和学习三位老师的课程,加入自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并在五年级各班进行了尝试。 首先,我从自身的教学流程入手,日常教学中坚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技能,让学生学习视唱,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和击打节奏能力,所以以此为起点,让学生在聆听过后运用所学技能,进行自学,然后我再对学生的自学成果进行评价和引导。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则是通过我的课堂提问和弹唱歌曲来完成教学内容,并加入创编,加深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 公开课的授课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这其中的原因在于我的授课风格比较平稳,没有太大的情绪和语言上的修饰,所以整节课下来气氛较为沉闷,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从调节自身情绪入手,通过情绪的起伏来感染学生,同时加强说话的技巧和评价内容,丰富学生们的听课体验。 另外学生的视唱能力较强,所以本节课的旋律教授环节比较顺利,但是在歌曲的情绪上没有关注,以至于学生在唱歌时候的情绪起伏没有从旋律线的学习引入到歌曲中,这也是我需要注意的地方。最后的编创环节,学生的编创较为简单,且与歌曲内容关联不大,自己思考过后,应该在编创环节进行之前或者进行之后,加入自己对歌曲的理解,配合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进行“示范性”编创,引发学生对歌曲的思考和理解,这样的效果会可能会更好。 时间匆匆流过,学期已过半。三省吾身,我始终认为教学是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掌握生活的本领和技能,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改变,为他们的学习带来便捷。面对着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和日渐成长的学生,他们的知识面越来越广,思维也日渐活跃,这样的变化对于教师的我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能够更好的进行课堂管理?如何运用到更好授课方式来面对学生的“变化”?所授内容能使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技能?这是我今后要思考的问题。我将带着这样的思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探究新时代的教育潮流,带给学生更好的课堂体验。 (责任编辑: ) |
- 上一页:潜心浇灌 静待花开
- 下一页:学会在阅读中寻找中心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