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教经典课文 辟创新思路

时间:2023-06-07 作者:pgy888 点击: 1162 次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王佳佳

 

《海底世界》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教学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感受自然的神奇和伟大;二是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产生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本文结构清晰,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而且中间部分的每一个段落也都明确围绕着一个意思来写。

本课教学我做到了重点明确、思路清晰。一开课,我就以“你可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样的吗?”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紧接着引导学生找出本文中心段“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接下来的整堂课几乎都是紧紧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这一个问题来学习的。阅读过程中我始终以学生为基点,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发现来理解重点的词语和句子。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思路清晰,目标明确。

教完以后,我的感慨颇多,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在读中悟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语文不是学习纯文本,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教学语文课时,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就是好好地读。读得好,就可以深切地体会课文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堂课教学以读为本,我设计了两种读法。第一种是粗读,让学生围绕“为什么说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这个问题去读。第二种是细读,学生说到哪一段就读到哪一段,当然这次朗读不是浅层次的泛泛而读,而是侧重于学生理解地读。比如读动物们窃窃私语的样子,我是从“窃窃私语”这个词入手,让学生理解窃窃私语就是偷偷地小声说话。海里的动物和你们一样,也经常在一起说悄悄话,学生一下子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并且很快地读出了那种窃窃私语的情趣来。

二、学以致用

学语文就是为了用语文,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仅停留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更重要的是要能灵活迁移,巧妙运用。在感受课文如何把动物们的窃窃私语写具体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句式,展开想象,说说海底还会有哪些有趣的声音,孩子们兴趣昂然,描绘的语言在原有文本上有了创新,有了自己一些灵性的东西。

三、读法指导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也是阅读理解的好方法。本课教学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理解课文。如海底的“宁静”和“窃窃私语”的比较,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的比较。这些比较,都加深了学生对景色奇异的理解。有了这样的读法指导,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阅读要素要处理

细读《海底世界》后不难发现:第1自然段设疑激趣,最后一段总领全文且回应开头。第2~6自然段分别从某个方面介绍大海深处的景色、物产,其中第2~5自然段都采用先总后分的写法,有序有理。显然,课文层次是非常鲜明的,只要找到第2~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就能凭借它们厘清课文脉络,把握大致内容。  

对于“关键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经过前面的训练,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逐步向概括全文主要内容过渡,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挑战。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主问题作为抓手来展开教学:

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海底的景色和物产的?让我们先来找一找第2~6自然段的关键句。平时,我们一般会用什么方法找一段话的关键句?  

生:可以用三年级上学期学过的“找一段话总起句”的方法。  

师:请大家独立默读第2~6自然段,能不能用这个方法找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学生独立进行学习)

师:请你在组内和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关键句。如果大家意见完全一致,可以直接在表格中填上关键词。如果意见不统一,等会儿提出来。(四人小组活动6分钟后,请一个组上台汇报)  

生:我们组认为第2自然段的关键句是“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海底依然很宁静”。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第4自然段的关键句是“海里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第5自然段的关键句是“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第6自然段的关键句是“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煤、铁、石油和天然气,还有陆地上储量很少的稀有金属”。

师: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呢?  

生:我们组认为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是“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从大家的交流中,我们发现大家对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感到不确定。这一段的关键句到底是哪一句呢?谁能结合学过的方法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第1句不合适,因为它是问句,没有告诉我们答案。  

师:有道理,一般关键句要点明一段话的主要意思,用问句是不能把意思说清楚的。  

生:可以用第四单元学过的方法,把第1句和第2句一问一答的意思合并起来:海底是有一点儿声音的。  

师:这是个好办法,有时候,关键句可以根据句子的提示做一些修改。  

生:第3句是关键句,第四单元里教过:关键句不一定在开头。

师:是啊,这句话的意思和第1、2句合并后的意思是差不多的。你们看,有时关键句它比较调皮,它会出现在每一段不同的位置。  

学习需要学习者主动参与,教师在设计中通过回顾方法、独立迁移,小组活动,合作学习等方式达到观点碰撞、信息互补,逐步让认知明晰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