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如何在少儿美育中融入大概念

时间:2023-06-07 作者:pgy888 点击: 1145 次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王莫颜

 

初识“大概念”一词,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抽象,笼统的词汇,是高度凝练的词汇。对于实际教学来说,很难引导学生去理解和运用。“大概念”这个词语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一直以来我对其概念和含义并不是十分清楚,通过阅读学习尹老师这篇文章,我了解了“大概念”的由来,对大概念的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以及在“大概念”如何融入少儿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当中给与了启发。

一、了解“大概念”在美术教育中的内涵

其实,我们身边充满着“大概念”,社会大概念,自然大概念,学科大概念等,我认为它是对一些具体事物和现象的归纳和总结,是其内在的规律与联系。认识大概念,有助于学生和老师站在学科的角度去认识点状的知识,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进行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因此,“大概念”对于师生的教与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一个人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忘掉,剩下的就是教育。”知识指数级增长的新时代,教育教学应更聚焦于“剩下的东西”。就像我们每天所摄取的食物,大部分会排出体外,而留下来的参与机体活动可以转化成能量的精华,我觉得就像是碎片化的知识中提取的大概念。在威金斯等人看来,教育教学应致力于提供给学生有助于理解概念的某种框架,促使其获得可迁移的概念理解力、解决复杂问题的思考力和创造新观点的生长力。简言之,即基于大概念开展教学。

尹老师讲到,在少儿美术教育中,“大概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社会类,而是学科类。社会类“大概念”,也即能够帮助少儿理解社会问题、具有覆盖性和迁移性的上位概念。由于美术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存在,人们也需要通过美术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因此选择和认识社会类的“大概念”就显得重要而且必要。比如悉尼・沃克提出的“生活圈”、“敬畏生命”、“个人身份”、“社会秩序”等都是社会类的“大概念”。像“整体”、“风格”、“构图”、“色彩”这样的概念似应属于学科类的“大概念”。

 “大概念”的持续理解,能帮助学生从更高的层面上认识美术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甚至可以迁移到其他艺术门类,乃至社会生活。

二、美术中的“大概念”

现在回到尹少淳教授的这篇文章,文章由“大概念”的解读到“少儿美术教育中的大概念”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文章中的第三部分“美术中的大概念”,这一部分让我更加意识到美术这门学科,不是要我们在小学阶段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美术或艺术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楼阁,美术也不是课程表中的“副课”,它是实实在在的会对我们的生活以及精神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一门学科,教师从美术学科的角度传递情感态度价值观及审美思想,不管是社会类的美术概念还是学科类的美术概念,都是不可能脱离生活而存在的,因此,社会类的大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视的较多,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从“大概念”出发,认识我们的美术学科,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目标合理设计教学。

尹老师以“节奏”作为范例,讲解到了美术中,线条的粗细、干湿、浓淡、疏密、虚实、高低、左右和明暗、色彩的交替变化等体现的正是节奏所产生的动感和美感。从美术学科迁移,在文学中也能找到节奏带来不同感觉和表现性,例如,句子的长短、段落的疏密、情节的起伏变化等。还可以迁移到音乐中的节拍与节奏,生活中四季的节奏,学习的节奏等等。

这让我联想到了“色彩”,如何去形容绘画中色彩的美,可以用大自然中的色彩去启发,可以用语言的形式去表达,可以从色彩的感受去体会,可以从民间去挖掘,综合的去体会色彩的美。

、如何以 “大概念”组织美术教学活动

尹老师在欣赏课中提供了一个范例。首先确立本课的大概念是什么。然后转成疑问句,形成可供探究的问题,设置情境,从而使得问题生活化,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少儿美术课中,可能“大概念”的深度我们触及的比较浅,但是我们可以把它先变成一个“小概念”去渗透到教学当中,把美术“大概念”学科术语一点一点的进行渗透,这样“大概念”的接受也就水到渠成了。养成“概念”式成长教学的意义是重大的,在整体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引导他们认识“大概念”,学会用“大概念”组织和整理美术知识,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专家型”的美术学习者是一个教育的新理念,而不只是会画一画而已。

尹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大概念”下美术,我深刻感受到自己对自身学科的重要概念上还存在着含糊的理解和认识,反思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要做到不但能够体会出来,更应该能够详细的表达出来。并把“大概念”的思考带入到今后的教学中去,慢慢体会胸怀“大概念”,针对“基本问题”展开教学活动的方法。

文中第四部分提到的“以大概念组织教学活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程序结构进行参考,本段是以“美术欣赏”为例,说实话,欣赏课是我们的教学短板,我们经常从作品本身或美术学科知识来设计问题,缺少从宏观“大概念”角度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维的能力,这一点是短板也是我们学习提升的重点。当然,尹教授也在文中提到,“以大概念组织教学活动”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还要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方法是多样的,其中不会变的是,我们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必然是意义重大的,但于我而言却需要很漫长的摸索过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只有跳出因循守旧的教学“舒适区”,才有可能创造出美术教育发展更多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