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范丽
最近我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班上很多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孩子上课不爱举手发言,就算上课提问他们,声音也非常小,根本就听不清楚回答的什么。 学生在课堂上不爱发言,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在课堂上没有发言的欲望,不想发言;二是学生胆儿小,害怕发言,害怕答错;三是不屑于发言,觉得自己会就行了,不需要再同学面前显摆,喜欢低调行事。针对这几个原因,为了打破课堂沉默现象,我将采取不同的措施。 一、提高教师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素养。 一节课的好坏,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教学素养,好好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环节。另外,要提高自己教育机智,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课堂上会发生什么事。教师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把握好课堂,在课堂上才能运筹帷幄。 口算成绩出来后,我正在表扬进步的孩子,并给他们发奖品的时候,一学生突然说到:“我才不稀罕你那些奖品呢,我爸妈有的是钱,我想要多少就会给我买多少,而且比你那好一千倍一万倍!”这时我说:“确实,这些奖品不值钱,随随便便都可以买的到,但是它自身的价值是不可小看的,这些奖品上都有一个红红的奖字,而且还有老师给每个孩子写评语,这些可是拿钱买不到的呢!他听后,默默的低下了头。在这件事上,我及时的抓住了学生的心理,成功的运用教育机智,冷静沉着的应对了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因此,教师不但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还要提高自己教育机智的水平,成功的把握课堂,做好随机应变的能力,沉着的应对课堂上发生的意想不到事情。 二、教师要学会课堂幽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打破学生沉默的现象。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会运用教学幽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愿学,同时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做到这些,孩子们就会乐于发言,喜欢发言,不在沉默寡言的。孩子们都喜欢充满活力的教师和课堂,教师上课的气氛如果太过于压抑,学生自然不愿意融进课堂,不愿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改变以往老套的教学方式,要懂得创新,乐于创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充分的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这样,课堂自然也就活了起来,学生也就变的充满活力,将不再是得过且过,昏昏欲睡了。 三、要多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于学生受家庭,周围环境,生物遗传等因素得影响,形成了不同性格的孩子。有的学生爱说爱笑,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有的学生比较内敛,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发言。这时,教师就应该多多鼓励这些学生,让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多回答问题;告诉他们,答错也没关系,关键是要敢于表达,让学生一步一步的战胜自己怯弱的心理。或是为学生建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那些不爱发言胆小的学生担任班委的职务,这样也可以锻炼他们性格方面的弱点,不仅培养了他们的管理组织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勇气,这样时间长了,自然就不害怕在课堂上发言了,也能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之中。 四、对于那些学习成绩好却不屑于发言的学生要端正他们的态度 每一个班级里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不爱发言,不是因为他们不会,而是他们会觉得这题太简单了,根本就不屑于回答,他们喜欢低调行事。虽然低调没什么错,但是如果一个老师上课提出了一个问题,会的同学不发言,不会的同学也不发言,那这样的课堂将会多么让人郁闷啊,整节课下来,只有老师一人讲,而学生连一点反应都没有,一点都不配合,教师的课上的也会越来越没兴致。在这样死气沉沉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效率能提高吗?因此,教师要端正那些成绩优异学生的态度,让学生明白,良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他们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班级的一员,要给其他学生作好榜样。课上要勇于发言,课后多和老师交流经验,分享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才能使自己的成绩更强一层楼。 针对课堂上的沉默现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使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再是教师单纯的讲学生单纯的听,在课堂上多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生要在课堂上多多配合教师,多多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多与教师交流沟通。我们都知道,沉默是金,但更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只有这样,其他人才知道你的想法。打破课堂沉默,从现在做起! (责任编辑: ) |
- 上一页:释放天性燃兴趣 相机指导课高效
- 下一页:如何有效管理班级,以促进课堂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