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张煜
目前,我所教授的为二年级的学生,意识不到浓厚的阅读既能开阔视野,增知启智,又能提高写话水平。作为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开阔视野,增知启智,提高写话水平,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给学生读书的自由,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很重要。在众多的阅读方式中,我会采用让学生们听范读音频和我自己的范读,来用实际让学生们感受阅读的魅力。像第4单元《彩色的梦》一文中,我通过范读时通过调控语速的快慢急缓,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快如雷鸣电闪,慢如清风细雨”的动感旋律。做好范读,往往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模仿冲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会愈来愈浓。除范读之外,我会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阅读形式,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阅读中体验乐趣。如配乐朗读、看图朗读、分角色朗读等。这样,美的声音、美的画面、美的形象与美的创造完美地结合起来,强烈地激发学生个体的阅读欲望,同时带给他们深刻的情感体验。 在循序渐进地搞好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我也助力让学生养成课外休闲阅读的习惯,通过课外阅读了解风土人情、轶闻趣事、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读到兴味处时,还可以像钱钟书老先生读《西游记》一样“自扮悟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用自己的情感体验文章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欣赏的水平,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努力营造氛围,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我积极营造一种浓厚的读书氛围,一种浓厚的教室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开辟班级小图书角。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书报,并要求做好读书笔记。在阅读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感受。 同时,我也会在平日里,在办公室读,在班级读书,交流互动时,学生受到熏陶。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学生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 三、搭建展示平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活泼好动,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我以此为契机。开展多种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尝试到阅读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快感,从而使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每天上课时,保持一定的时间作课前展示,让大家或说一故事,或讲一笑话,或背一古诗,或得一好词佳句,或明一道理,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让倾听的学生说一说听完阅读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质量,利用各种节日、班会定期开展阅读汇报,展示阅读成果。例如:朗诵比赛、成语故事会、读书笔记展示等比赛活动。对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刺激,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信心与热情。 锻炼持之以恒的阅读意志。阅读实践关键在于坚持,要经常了解学生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量定性的阅读任务,坚持阅读打卡,月末会直接发奖状来进行鼓励。 四、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这么多的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当老师讲完故事,老师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书籍,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有效。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故事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阅读的诱惑。 五、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按顺序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读一篇文章,先按一定的顺序朗读,弄明白事情怎样从头说起,先说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文章主要讲一件什么事情,试着找出能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或段,细细体会这些词、句、段用什么语速、语调或语气朗读更能表达作者的这种感情。 分步朗读,评读赏悟。通读了全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就应分步赏读文章。在这一环节上,我指导学生养成适当地提出问题的习惯:“这本书大概讲什么?”“主题是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有什么意义”“给我们什么启示?”并且告诉学生,仅仅会提问题是不够的,还必须能回答问题,引导学生用笔在文章中标出重要的词,划出重要的句、段,或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兴趣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才的起点,有兴趣就有乐趣,有乐趣就能激发出更大的兴趣。只要激起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就能增强他们的阅读能量,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展开各种激发学生阅读行为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对阅读感兴趣,继而收获更多的知识。 (责任编辑: ) |
- 上一页:以生为本,创设情境
- 下一页:勤思多学,用心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