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热爱当下 期待未来

时间:2023-08-16 作者:pgy888 点击: 391 次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刘丽玲

 

世界上有两种,最耀眼的光芒,一种是太阳,一种是我们努力的模样。近日认真学习了刘莉老师所做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变化与教学改革》,收获颇丰。

一、“综合与实践”内容设置

“综合与实践”重在解决问题,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在实际情境与真实问题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与方法,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科学和社会生活间的联系,将核心素养发展渗透在综合与实践活动目标中。

综合与实践主要包括主题活动与项目学习等。主题活动又细分为两类:第一类,融入数学知识学习的主题活动。如:量、方向与位置等;第二类,运用数学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的主题活动。如:体育中的数学、校园平面图等。项目式学习则以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小学阶段共推荐13个主题活动和2个项目式学习活动。

课标要求围绕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精选和设计课程内容,设置“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不少于本学科总课时的10%,强化学科间的相互关联,课时量的大幅增加,体现对“综合与实践”学习的重视。

每个学段的内容都有具体的内容要求;明确的学业要求;细致的教学提示;同时附录中还有详细的实例说明,并附有活动设计,更具指导性与操作性。

例如,“曹冲称象的故事”,可设计5学时完成:第1一2学时,可以联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感觉,帮助学生在体验活动中理解质量单位的意义,了解一些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第3一4学时,可以从“曹冲称象”的故事入手,让学生经历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提出如何测量庞然大物质量的问题,鼓励学生探究度量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第5学时,鼓励学生回顾与反思主题活动的过程,分析度量策略的数学原理,感悟两个基本事实,以及如何基于这两个基本事实思考。

“曹冲称象”故事为依托,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并认识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感受等量的等量相等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二、“综合与实践”设计实施中思考得问题

第一学段重在引导学生对量的体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重视幼小衔接,在学生入学的第1-2周内,正式开始数学学习之前,组织学生在数学课上介绍、交流各自在幼儿园经历过的数学活动、数学游戏等,引导学生回忆、分享幼儿园数学活动与游戏的经历,消除学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了解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的数学学习经验,从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上帮助学生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与衔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在具体活动中,丰富对量的体验,形成初步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初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二学段引导学生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应用性的数学问题和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提升应用意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知道中国古代那些与量有关的概念的由来,培养家国情怀,积累学习经验。

第三学段: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应用的过程,即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策略和方法的探究,结合现实对数学结论进行合理解释等,提高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基于此,在该课程实施中,应该思考以下问题:

1)此活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有哪些?教师对此有多少了解?

2)安排几个课时学习?各课时的目标如何确定?

3)设计哪些活动?学生将获得哪些体验?积累哪些经验?

4)涉及了哪些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跨学科学习内容?

5)怎样引导学生交流?描述感受,表达收获和总结发现?

6)怎样鼓励学生个体和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独特的策略和方法,以激发创造热情,形成创新意识?

7)如何指导学生反思与交流活动?

8)在哪些环节给予学生帮助?

9)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设计哪些评价内容?

基于上述思考,确定课时目标,设计活动,开展实践探究。

三、思考与前行

真问题是具有内驱力、能发展学生实践能力,从生活场景中提炼出的问题。我们从课程设置、教学空间与对学生的发展价值的角度,把适合的场景挑选出来,作为真问题之源。真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为了理解知识点,更是为了突出知识的主动调取、灵活运用和广泛联结,从而突破学科本位,打破学科边界。提倡研究真问题,意在将儿童日常生活世界作为教育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关注生活世界和学科世界的有机整合。

新课标倡导多学时长程学习,一个主题不再是必须以课时为单位,而应是一个主题化的系列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活动内容和形式,以问题引领的形式,采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集中+分散”等灵活方式进行,在长程活动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得出结论,经历探寻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积累基本活动经验,形成模型意识与初步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要基于过程,可通过观察、访谈、行为描述、成长记录、作品分析、数学日记、成果展览等方式进行。对学生参与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以激励、肯定为主,不以甄别、比较为目的,帮助学生总结、发现活动中的收获与进步,激励学生未来更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学而思则悟,思而学则智,我会努力走进新课标,把握新动态,践行新理念,促进新提升!

 

 

 

 

                                2023年527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