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
曾小丽 |
年龄 |
27 |
教龄 |
0 |
任教学科 |
语文 |
个人情况分析:
作为一个刚毕业踏入工作岗位的新人,我的内心满是忐忑和战战兢兢。大学的学习虽然给予我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在一线教学实践经验方面甚是匮乏。所以,踏入新的环境,我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学无止境,但学习需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和方向,需要更加深入的解剖和分析自己,正确分析自身所具有的优缺点,才能不断地提升与进步。
(一)优势
1.扎实的理论功底。七年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学校教育并不是那么陌生。对新的教育理念、班级管理方法、教学理念等了解较为深入,对教师发展也有初步地接触,能够紧跟国家教育潮流,关爱学生,关注差生,创建班级成长共同体,共同进步。
2.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在研究生期间,我曾参与编撰由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教育学》一书的其中两个章节,又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过几篇科研论文。这一阶段的学习使我对科研有了初步地认识与想法,再加上教育理论知识的积淀,现在的我已基本能够独立完成论文的撰写工作。
3.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主动学习。由于接触了多年的教育熏染,我在心底深处乐于从事教育事业,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愿以我所学去教育祖国的未来一代。同时,我不畏艰难,愿意虚心求学,不断改正自己的不足。
(二)不足
1.教学经验不足。在学习期间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没有在学校实习过,因此,教学经验缺乏。
2.班主任管理方面经验不足。初次接触班主任,难免做的不到位,很多事情需要慢慢来,也急需参阅相关方面的书籍或借鉴一线班主任良好的管理经验,来提高班级管理的知识、智慧和能力。 |
三年发展总目标:
1. 能教,会教,扎实教学基本功。
我认为,教学不应止于当下,应与时俱进。作为教师,“教”是最基本的本领,要在平时多听、多看、多学、多做、多思考。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熟悉教材,能够把教材与自己的思想和思考融合在一起,与学生独特的个性特点相融,引入当下鲜活的教育案例。
2. 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寓教于乐。
在经历过初期的适应和对教材的深入把握后,应该结合教育理念和学生的个性,融入自己对教育、教学的独到见解,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教成为学生乐学、向学的一种方式,寓教于乐,使课堂成为学生获得欢乐、幸福的乐土,使课堂真正地迸发生命活力。
3. 阅读与学习始终相伴。
古话说得好,学如逆海行舟,不进则退。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学习的量增大,学习方式多样化。作为教师,时间可能会被切割成一块一块的,这样就相应地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应积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碎片化的学习。语文,这里面的学问博大精深,需要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
4. 说好普通话,学会朗读。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会说普通话和能够声情并茂的朗读是一项必备的功力。对于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我会尽力改正,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的老师。
5. 完成相关的科研创作。
初步完成教材和教学的准备工作,在教学迈入正轨时,在各项教学基本功得到切实锻炼后,心有余力之时,利用闲暇时间完成论文的撰写,并积极把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现问题,努力争取申报课题,完成相关创作。
6. 向优秀教师和班主任迈进。
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断提升自己,这是切实践行教育理念,也是兑现关怀学生、对学生负责的承诺。在原地踏步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管不好孩子和班级的班主任也不是合格的班主任。 |
第一年规划(目标及方法措施):
第一年的主要目标是扎实基本功,锻炼教与学的能力。
第一,多学。学无止境。新手老师更应虚心求教,以求解自己在教学、班级管理和生活中的困惑。每周抽出一定的空闲时间去聆听老教师的课,多学习,学习他们教学中的有益做法。同时,也要聆听新手教师的课,观察他们的教学,并和自己相比较。这便于从旁观者的角度去发现新手教师存在的不足,他们的不足可能正是自己的未发现的不足。因此,多听,多学是快速提高教学技能的最有益途径。
第二,多看。拥有厚重的积淀才能厚积薄发。广泛阅读相关的教育名著和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教育素养,最终超越作品本身,能从自己的角度分析问题。争取每月读1-2本书,写下读书笔记,并从这些笔记中升华,深入思考教育问题。
第三,多说。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锻炼自己流利说普通话的能力,每天抽空练习自己发音不标准的地方。
第四,多写。看的多了,读的多了,才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去思考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作为语文老师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别无它法,只有平时多读,每天写一点点,不要求多,500字就行。日积月累,会越写越多,自己的写作能力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然后,再快速审视自己所有的读书笔记,从中找寻其中的闪光点,然后与某一教育理论相结合,提炼科研论文的选题。
第五,多思考。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了解班级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原因进而找出解决策略,争取促进班集体能够和谐发展。平时一有空闲时间就进班,争取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进而促进班级管理。
第六,对自我职业产生自我认同。我深刻的记得美国教育局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举的一个关于自我认同的例子,两个同样出身与背景的人在进入大学后发生的巨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其中一个人没有产生自我认同。在第一年里,我要对自己的职业产生热爱之情,并把它与以往我自身的经历与所学相融合,做一个自我统一的人,做好本职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