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董艳琳
《静夜思》是我们第一册语文中学到的第二首古诗,整首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堪称李白诗中的经典,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背诵,故教学重点放在读准字音和理解古诗上。 在课前听孩子们背诵这首诗时,发现孩子们前鼻音、后鼻音,平舌音、翘舌音分不清楚,所以纠正字音要花一定的功夫。首先课题中的“静”,很多孩子都没读准,它是后鼻音,有难度;“思”是平舌音,个别孩子常读成翘舌音了,把古诗的题目读正确,需要不少时间。 在理解诗意时我注重多让学生朗读、交流。通过自己朗诵,学生个别朗诵,集体朗诵等形式,抓住自己和孩子们的表情和动作来表达情境,这样既不会破坏诗歌的美感,又可以促使学生动脑思考,自主学习。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熏陶情感。我发现学生们喜欢多种形式、变着花样读书! 在学生熟读古诗以后又引导他们提出还有不懂的问题,随机给以解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问题很多,还有的问他为什么想家乡呀,这些说明孩子们动脑思考了。这里就引导学生体会思念的含义。通过询问学生:你们也有过想念爸爸妈妈的时候吗?打开学生话题,就这样他们明白了诗人的心情,知道了什么叫做思念。此时,我让他们再去读一读诗。最后,我问他们,你觉得你读懂了哪一句或哪一个词,于是所有的诗意都在孩子们的嘴中被解释,他们甚至说:月亮都圆了,为什么我与家里人还没团圆呢!我明白,此时我的教学目的达到了,也让学生明白了读书不仅仅只是会读,还要读会些什么。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高。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己述说学懂的和有疑问的,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达成了教学目标。同时,作为教师的我也将在之后的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让我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精彩!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