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王书芳
2022年三月份学校开展了“万事进万家,共筑育人梦”的家访活动。因为疫情再次反弹的原因,家访工作转移到线上。所以3月25日我分小组跟班级家长进行了线上视频家访会议,请家长聊一聊孩子在家的生活和学习,老师也和家长交流一下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家校互通有无,从而能更好的根据孩子自身情况达引导教育。 视频会议开始了: “老师,我们家孩子回家后不爱读书,很少主动读书,这可怎么办?” “老师,我们家孩子读书倒是很多,可还是不会表达,不会写作,感觉读书和写作能力不成正比,我很担心孩子写作文能力。” “老师,我家孩子只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布置额外的作业就很难,要么得斗争好久,要么写的应付。” “老师,我家孩子写作业慢”…… 经过三个小时的会议,我认真总结了家长朋友们比较集中的问题,并进行了思考和归纳,主要为以下三点: 一、孩子不喜欢阅读的原因。 1.首先第一个问题是他们读的书是不是自己喜欢的书?还是家长指定的书目呢?家长选的书适合孩子的年龄吗?会不会一不小心陷入揠苗助长的境地,选了一些大人认为经典却还不是这个年龄段会喜欢的书。所以给孩子选择一本好书合适的书很重要。让孩子阅读的大原则是:孩子喜欢看的就不要阻止,但在不同阶段父母可以推荐建议的方式,而不是强迫孩子一定要读哪类型的书。 2.尽管有的同学读的是他们喜欢的书,但因大人介入过多,家长反复提问,有的还要求孩子复述,读完一本书,家长要求得给家长讲一遍,其结果是让孩子兴趣丧失,干脆不读。 3.一二年级识字量还有限,遇到“拦路虎”影响读书整体感受,所以遇到这种情况时,有家长陪伴阅读会更好。 4.缺乏引导,孩子都喜欢新鲜事物,孩子不喜欢读书,是因为缺乏引导。当我们对一个事物不了解时,自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了,其实很少有孩子主动喜欢阅读的,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导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如果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爸爸妈妈就是最好的榜样,每天在孩子面前读书,受大人的影响,孩子会更乐意接触书本。同时,家里也要为孩子提供阅读的条件,比如:可供选择的儿童图书,安静不被打扰的阅读区域,都有助于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二、为什么孩子读书不少还不会写话呢? 我们发现有一种自然的印象,那些写作水平高的孩子,都是喜欢阅读的孩子。反过来,喜欢阅读的孩子,写作水平一般也差不了。但是,确实有些家长非常疑惑,自己的孩子读了许多书,为什么作文却写不好。首先对于二年级来说这个问题还有点操之过急,因为在小学四年级之前,有些孩子的阅读数量似乎与写作水平不成比例。那么,原因究竟在哪里?老师和家长的急功近利,孩子读了一些书就要看到他能写出来,而且要文从字顺,才二年级想让孩子写话通顺没有问题,过于强调成篇,写作手法造成的后果是负面的,会磨灭孩子写话兴趣,但是这点很容易被忽略。对于低年级孩子是必须重视自由写作,而不能过早地进行作文训练。 四年级之前是要重读轻写,尤其在自动化阅读完成之前,所谓自由写作就是让孩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先自由地写,充满兴趣地写,不要把孩子的写作限制在一种套路中。写错字了不要紧,语无伦次也不要紧,重要的是喜欢写。那么,孩子经过这种不断的有内容的表达,会逐渐地形成对于写作本身的敏感,并习得生动的写作能力。等到了高段,再对孩子的写作本身进行聚焦,进行生动的作文训练,那么,孩子对语言文字的运用,就会趋于自觉化。 三、孩子写作业慢的原因。 说到作业,有的家长说孩子每天延时就把作业全部写完了,从来没有往家带过作业。有的说孩子天天回家写到八九点。为什么同样的作业,写作业时间相差这么多。通过观察可知写作业慢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边做边玩,不专心做作业。过分认真,速度放慢。没有时间观念。还有些孩子磨蹭是为了少写额外的作业。许多家长喜欢在孩子做完学校老师留的作业后,还单独给孩子布置额外的作业。一些孩子发现了这个规律,就故意放慢写作业的速度,反正写完了又要布置新的,还不如耗着不写完,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做作业慢的习惯。所以等孩子做好作业后,千万不要不打招呼的加码加压,孩子如果需要额外练习可以提前沟通约定好。不然孩子就用磨洋工的办法来消极对付,造成做作业磨磨蹭蹭、拖拉的习惯。当孩子有了作业拖拉的习惯后。解决的方法就是用规定的时间来限制他完成,完成后要有奖励机制。 此次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让我更直接的了解家长所关心,困惑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的思考,想办法解决大家的问题。更加认识到家访是架起沟通的桥梁,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的目的。 (责任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