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国节日

时间:2022-04-25 作者:pgy888 点击: 737 次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实践效果与思考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黄颂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是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内容组织的单元,分别从传统节日、科学发明、建筑与艺术等不同方面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儿女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

围绕单元主题,我创设了真实的情境任务---“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国节日”。在此任务中,介绍者是“学生”,介绍对象是“世界”,主要的语文实践方式是“介绍”,同时将单元语文要素融入大任务“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国节日”中,在学习、迁移、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探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虽然,过节对于每一位孩子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如何链接语文实践与生活实践是突破难点的重要一步,也是大单元设计的关键一步。我以“我们和古人一样过节”为例,谈一谈我在课堂中的实践效果与思考。

一、 在“诵读古诗,一起过节”中初步感受节日文化

与传统的古诗学习---“读准字音,明白诗意,背诵古诗”不同,大单元教学更加关注激活学生真实生活和古诗之间的联系,消除学生与古诗的时空距离,提升学生感受节日文化的能力。所以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我是这样过节的,古人是如何过节的,古今节日大对比。

学生提前了解了节日的历史,搜集自己过节的故事,努力回忆最难忘的瞬间。交流中学生用鲜活的表达唤醒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言语经验,拉近了与传统节日的距离。正如杨金潇所说:“春节、清明节和端午节就像一位位千岁老人,它们是悠久的。可我又觉得它们又是如此年轻,因为它们一直都在,是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节日。”

我的理解是在真实的情境中围绕真实的任务学习,学习的兴趣、动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表达的现场感、真切感,都会跟以往的学习大不相同。

二、 “传统节日,我感兴趣”中进一步探究传统节日的魅力

我将单元综合性学习前置,整合单元的文本资源,综合运用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传统节日的魅力,体会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悠久与灿烂。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首先选择自己的研究伙伴,组建研究小组。然后从选择传统节日,到商议了解途径,再到确定记录的方式,学生们在交流中制定了完整的研究方案。最后他们查阅网络,阅读书籍。在海量信息面前,学生们借助表格进行筛选,完成了搜集任务。

之后我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从搜集到的资料中学习介绍传统节日的方法,打通阅读与表达两个领域,让单元语文要素的学习融入大任务中,为教学单元习作搭建了支架。

    三、“分享我家过的中国节日”---在真实的交际语境中传承中华节日文化

这个活动我将习作任务前置,链接古老的节日与学生当下的生活,让学生在展示过节的过程中,表达对文化的个性化理解,在节日中体验传统文化的意义。有的小组制作了思维导图,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有的小组用美食串联,介绍了传统节日的习俗。同学们在此环节中收获多多,快乐多多,张心悦制作了年糕,时楚轩拿来了妈妈亲手包的粽子,郭腾泽为大家亲手设计了节日卡片,并记录下了过节时的开心故事。

由于学生在前期研究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还学会了“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所以习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我们提供习作评价标准,为学生了解自己的水平,改进自己的表达提供了支架。他们在理解评分标准的过程中完成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对接,实现了文化探究和文化传承的勾连。

最后我们还评选了“传统节日之最”: “最好吃的节日美食”“最好玩的节日活动”“最动人的节日故事”“最感人的节日”,让学生们在互相观摩与交流中,亲身感受到伙伴们对文化的多元理解,对文化的多样表达。中华悠久灿烂的节日文化在言语交际活动中深深融入了学生们的血脉。

在这个特殊的传统文化单元,我们以多种多样的研究形式将学生引入当下的生活,促进学生主动探寻更多与之相关的传统文化,主动整理,积极分享自己所得。综合考察了学生阅读及资料收集处理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倾听与课外阅读习惯等综合性学习能力,进而真切地感受生生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应用与创造中更加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认同、热爱。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