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教学反思

聚焦课堂
教学反思
教科研动态
校本研修
教师职业规划

教学反思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反思

借传奇故事 抒离别悲情

时间:2023-03-24 作者:pgy888 点击: 770 次

——《迢迢牵牛星》教学反思

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洪丽娟

 

第一单元第3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选自《古诗十九首》,借描写天上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之苦来表达人间夫妻离愁别恨的悲情。在教学中,我以为主导,设计了四大环节,引导学生体会织女对牛郎的深切思念,感悟东汉末年人间夫妻不得团圆、向往团聚的悲情。

一、订正易错读音,把古诗读正确

这首诗中有三个多音字“纤”“间”和“脉”,特别是前两个多音字,听学生在朗读中出现了不同的读音。就在今天晨读时,尹泽睿和宋昊泽还在讨论“纤纤擢素手”到底应该怎么读。于是,运用课件分别出示三个多音字在字典中的不同读音以及各自的意思和例词,让学生思考应该选择读哪个读音,学生依次说出来之后,提醒他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一定要把正确的读音及时记录在课本上,以保证实效。(反思:这儿应该加个小环节,让同桌互相检查一下,看看是否及时记录、记录是否正确会更好。)

在这个大环节中,还有一个步骤设计也非常巧妙,我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朗读古诗,然后指名读、同学评价。接着出示朗读的音频,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和自己的朗读作比较,发现有什么不同。一个学生说我们朗读得比较快,而音频里的朗读比较慢。这时我就做了一个小结:朗读古诗时语速一定要放慢一些,这样才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二、明白古诗大意,读出自己的理解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上一学期学到了哪些理解古诗词的方法?学生们说得非常多,例如借助注释、观察插图、给字组词、查阅工具书或网上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联系写作背景、联系生活经验等等。然后我出示了六上第六单元“交流平台”中总结到的三种方法。布置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来理解整首诗的意思:先自己思考,然后同桌互相说,指名说,出示诗意指名读。(反思:说实话,这一环节我越俎代庖太严重,应该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即使说得不够确切,能说出大体意思来即可,不能怕学生说不清楚就直接出示答案。切忌!)

三、品味关键词句,读出思念之苦

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回答出来。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全文没有一个思字,诗歌借助哪些词句传递了这份相思的哀怨与痛苦呢?在巡回指导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圈画了“泣涕”一词,猜测其中的原因:学生根据之前赏析人物的方法,他们往往最容易找到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所以这个“哭泣流泪”的动作描写自然引起了他们的关注。于是,我引导他们思考:比较“泣涕”和“零如雨”,哪个词更能让我们感受到织女对牛郎的思念之苦。学生通过比较,就发现“零如雨”更加写出了“泣涕”的程度之深,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情感。(反思:这个问题是一个共性问题,这两个词语的分析比较不应该仅仅是在小组内的点拨指导,如果在全班同学面前再集中讲一讲,这样所有学生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了。)同时,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白了这首诗其实是借天上的故事,来抒发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情。在略带忧伤的音乐伴奏下,学生读得越来越有滋味。

四、发现诗中叠词,读出韵律之美

在赏析了这首诗在内容上的浪漫色彩后,引导学生发现这首诗的语言之美。学生很快发现诗中运用了好几个叠词。我没有多讲,只是让学生多读几遍,在朗读中感受叠词在增强诗歌节奏感和韵律美的作用。同时,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积累的古诗词中运用叠词的诗句,先从上一周复习背诵的白居易《池上》“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说起,出示另外几句,在朗读中感受叠词古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反思整堂课的不足,设计的环节有些多,教学时间超出了五分钟。如果删掉一两个环节,把赏析情感的部分讲解再细致一些,教学效果也许会更好。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