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思考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王莫颜
拜读完李力加老师这篇文章后,让我对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李老师深入简出的道明了新课标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由“如何教美术”向“如何设计学生美术学习行为”转变,由“一课一练”走向“单元化”设计与深度学习的探究。这两个转变是今后发展的趋势,也是今后教学的难点。 也讲到引发学生建构基本的美术思维方法,自主思考后的探究实践、美术学习行为的改变,并指向核心素养目标的才是我们未来想要的美术课堂。 一、知道-理解-做到 “知道-理解-做到”,是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艺术课程美术课实施中评价与教学、学生学习全面关联的单元课程设计范式。通过魏老师的课例,我理解到每节课的目标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知道,在逐步引领学生思考、探究、启发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美术的思维方法,创作要素等等,然后在作品中呈现出逐步提升改变的表现过程及作业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为导向,要形成以“观念为本的课程内容”。让每一个美术学科核心观念均与真实生活问题情境相结合,形成美术的独特思维方法,以及观察方法、表现、探究方法等等。 二、课堂探索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积极探索课堂的新方法,新模式,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的同时,提升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对待问题提出质疑和看法。我在讲五年级下册《同一幅画》这节课中,把它设计成了三个课时,以了解艺术家梵高的绘画生平为主要内容,引导学生从梵高的《向日葵》入手,为什么梵高的作品拍出了如此的高价?梵高的为什么从30岁才开始绘画,之前他又从事了什么工作?梵高为什么会用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些问题引发学生内在好奇心和学习动机,很好的抓住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接下来就能进入到梵高绘画作品语言,绘画风格的转变,作品中色彩的情绪表达等等因素进行发掘和阐述,学生一步步走进梵高的绘画世界,解读作品,体会他的感受。在进行创作时,学生可以抓住梵高的创作内容、色彩、线条进行大胆的创意。同时,我还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梵高没有自杀,他会怎么样?如果你是梵高的朋友,你会如何安慰他?如果你在未来的生活中遇到了坎坷,你会怎么做?我相信这样的问题能给学生更多的人生启发和思考。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李老师文中学生在美术课上的主动探究4个方面来考核同学们主动探究程度,也反映出老师课堂的达成指数。(1)好奇心、内在动机;(2)严谨求实、基于践行生活证据的态度;(3)质疑、创新(创意)的态度;(4)与同学合作分享的态度。 新的艺术课程标准中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核心素养,体现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多体会,多思考,把课程的宽度、广度、深度都可以拓宽一下。 (责任编辑: ) |
- 上一页:动手拼摆 玩转七巧板
- 下一页:认真精心备课 提高学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