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甄鲜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运算律,共有5条。这5条运算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他们依然成立。这5条运算律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中乘法分配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涵理解上,较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都难。因此在查阅资料,聆听名师课堂后,对本课时做了如下处理。 在教学中,从主题图入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主探索出两条思路:先算每个小组的人数,再算总人数,列式得:(4+2)×25;先分别计算干不同活的学生人数,再算总人数,列式得:4×25+2×25。通过题目意思,和计算发现:(4+2)×25=4×25+2×25。接着让孩子们根据例题进行改编:一件上衣60元,一件裤子40元,买4套需要多少元?有了前面的经验,孩子们很快也给出了两个方案:先算出一套的价格,再算4套的价格,(60+40)×4;先算4件上衣的价钱,再算4条裤子的价钱,最后把两项合并在一起,60×4+40×4。同理(60+40)×4=60×4+40×4。 接着我出示了几何图形:求出图中大长方形的面积。孩子们的解题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了,解题思路也越来越清晰。先计算左边小长方形的面积,再计算右边长方形的面积,最后把两项和合并起来,即70×40+20×40;先计算大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即(70+20)×40。进一步把宽换成字母c来表示,把字母c看成变量,这对于孩子们来说,已经轻而易举了,(70+20)×c=70×c+20×c。最后观察这4组等式,讨论、总结发现规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体会运用字母表示的简洁、方便。 接下来是练习环节,结合点子图,圈一圈,算一算,用两种方法表示。横着圈,先求一排有多少个座位,再算5行一共有多少座位,(9+6)×5;竖着圈,先求左边有多少个座位,再算由边有多少个座位,9×5+6×5。在点子图中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然后结合乘法竖式,理解原来在这里已经应用了乘法分配律,原来乘法分配律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是布置作业环节,从刘善娜老师的《这样的数学作业有意思》中获得启发。怎样让学生喜欢做作业——既能体现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又能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能体现个性化的思考和多样化背后的一致性,又能让学生乐此不疲,体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呢?因此,本节课的作业为“把乘法分配律”画出来。孩子们的作业情况如下图: 从作业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有从日常购物入手的,有从点子图入手的,有从几何图形入手的,还有的从乘法的竖式入手的。 认真研读教材、教师用书、新课标,对我的教学有很大的帮助,接下来要继续认真研读,把教材挖透挖深。 (责任编辑: ) |
- 上一页: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真正看得见
- 下一页:对小学英语单元作业设计的思考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