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登陆】【联系我们】

TEL:0371—60929761

蒲之语

悦读•阅读
蒲之语

蒲之语

你的当前位置:首页 > 书香校园 > 蒲之语

用故事点亮学生 照亮自己

时间:2020-02-21 作者: 点击: 779 次

读《做一个会经营故事的教师》有感
                                                         郑东新区蒲公英小学  黄颂

       放假前,组长问我:“黄老师,你怎么看一本书?”我想也没有想就脱口而出,一本书能归纳到一个关键词就够了。那这本书呢?看到这个题目,我迅速找到了关键题眼---“经营”。
       我们先来比较两个题目:《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和《做一个会经营故事的教师》。前一个题目的题眼是“有故事”,第二个题目的题眼是“会经营”,很显然这两个题目的侧重点是不同的,教师自己有故事,这只是“储藏”,用本书中的词叫“学以致用”,而“会经营”呢,是针对学生的心理市场,进行发现、采集、整合、开发、延伸、评价来融合、改进、推介自己的故事,这才算得上“经营”,用本书中的词叫“用以致学”。太精辟的两个词了。词语的反转迅速让这两种教师发生了质的变化。一个向内指向自己,一个向外指向学生。
       整本书共40个故事,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又独立成篇。每篇文章的叙述方式,都是以一个“楔子”带出“片段回放”,再在作者深刻的“感悟”里,糅合相关的教育理论;语言直白生动,方便教师阅读,而且很有实用性。
       另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第一章的第5节《把他请进故事》。其中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小捷。“小捷”是我们老师们口头说的班里的“烦人精”式的人物。喜欢打架、随便拿人东西、不听课、经常被罚站、还不写作业……相信哪个班没有一个“小捷”呢?
可是通常我见到这样的学生,处理办法也就7个字--“简单粗暴”+“请家长”,可是通常这种简单的方法却只能表面或暂时强迫他们不做什么,却无法管住他们想做什么。最后师生关系、家校关系都很紧张,甚至还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正常工作。小捷身上的问题就是家长和教师简单粗暴的结果。
       文中班主任的冷静和智慧深深地让我折服了。
       我知道:老师对待这样的学生的处理办法往往决定了其他学生对他的态度。因为输掉了拔河比赛,大家把怨气撒给了小捷,小捷因为不能参加拔河比赛就说了怪话,做了坏事与同学打起来,因为平时大家对他的坏印象导致班里的同学纷纷斥责他。这时老师先安抚全班,获得大家对小捷的理解。后来通过开班会讲了《钉钉子和拔钉子》的故事使小捷有了本质的变化。
      小捷是个有故事的学生,面对小捷的种种事故,我们如果放下功利之心,放小抓大,从班集体的建设抓起,才能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做教师的要具备敏锐接收学生的眼神、动作、话语的本能,“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我们要了解他们所作所为的背后潜台词是什么?所以抓住教育契机,是学生发生转变的开始。
       文中写到:“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级就是一个‘人’,每一个在班级里生活的学生,都受着班级这个“人”性格的的影响。”
       我想说:教师是一个班的灵魂人物,是一个班级的“定海神针”,我们的一言一行决定着班级的发展、班级的走向。因此每个班级是有个性的,而它的个性往往取决于班主任灵魂人物的性格:或者要强、或者懒散、或者懦弱、或者张扬、或者不思进取,又或者蓬勃向上。所以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还是一种信仰,听到“教师”这个名字,我们要把它当做终其一生不断探索的事业。
       还有一个故事是第四章《催化自己》第3节《“故”为今用》。我太喜欢这个故事了!原因是《井底之蛙》故事的4个升级版。看了这个故事,我真得被自己的习惯思维挫伤了。长年听《井底之蛙》,多次教《井底之蛙》,不止一次地给学生设计同一个问题:这只蛙有一天跳出井口,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而这样的故事脱离学生生活、脱离社会生活,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为了完成这一课,那么好的教育故事和素材就这样从我口中白白溜走了。文中的班主任却巧妙地把这个故事运用到了极致。
       经过4次改编的这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学生出现的问题相结合,每个故事都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并引发新的思考、共鸣和争论。直到那批学生毕业,《井底之蛙》的故事还在继续,版本还在升级。这个故事成了串起这个班每个人心的一条主线。
       “一石子激起千层浪”,试问我自己有过“一课激起千层浪”或者“一个问题激起千层浪”的经历吗?老师们,我们手头的那么多故事,怎么让它们焕发生命的光彩,历久而弥新呢?这是对教师的考验。故事永远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不能脱离社会。
       当然,想让自己能用故事来经营班级、来经营学生,首先要先把自己经营好,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先做《一个有故事的教师》,才能做一个《能够经营故事的教师》,这不是矛盾的,而是互成因果关系的。
       对人类而言,再没有比故事更重要的了。故事是有力量的,故事是会发光的。故事就是光明,让我们在学生心中黑暗的那一块,用故事为它点亮一颗光明的种子吧!点亮了学生,也就照亮了自己。


(责任编辑: )